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25
1. 自力救济
自力救济包括自决和和解。自决是指纠纷的一方凭借自身力量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互相妥协和让步。这两种方式都是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争议,不需要第三方参与,也不受任何规范的制约。2. 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包括调解和仲裁。调解是由第三者(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出面对纠纷双方进行调停,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劝导,促使他们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调解协议虽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具有合同意义上的效力。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与调解不同的是,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仲裁和调解都是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条件的,只有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并同意将纠纷交付裁决,仲裁才能开始。3. 公力救济
公力救济指的是诉讼。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通过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动态地表现为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静态地则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 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 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 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 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有以下义务:
(一) 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二) 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三) 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第二十五条,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采取预防措施;对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六条,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不成功的,应终止调解,并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调解情况。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