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23
1. 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方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该申请不会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的诉讼进行。
2. 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的行为。申请撤诉是原告对其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自主处分,除非原告明确表示,任何人都不能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能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3. 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有撤诉权的人;申请撤诉在实质上不能规避法律,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4. 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如果申请符合条件,裁定准许撤诉,案件审理终结;如果申请不符合条件,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
当涉及到民事纠纷的债务人被起诉后,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根据判决,债务人有责任履行还款义务。
如果债务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的可执行财产。除了对被执行人进行处罚外,法院还可以根据情节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被执行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
如果债务人有藏匿、转移财产等拒不执行的行为,法院可以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如果拒不执行的情节严重,债务人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并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债务人确实没有可执行财产,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待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债权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