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2-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第一、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必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并且该诉讼请求应有具体的事实、理由支持。但是,在立案庭受理案件时,并不可能对原告陈述的“事实”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因此该“事实”实际上尚处于一种待定状态,与通过开庭审理后查清的据以作出裁判的事实未必一致。根据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原告有责任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第二、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
只有有法律依据的诉讼主张,人民法院才能予以保护,没有法律上的支持,法院则必然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例如,原告的诉讼请求超过了被告依法应承担的责任部分,因为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其超过部分的诉讼请求将被驳回;另外,如果被告依法应承担某种责任,而原告却提出要其承担其他责任的,也会被驳回。
第三、原告错误地主张法律关系
错误主张法律关系是指原告在起诉时提出的诉讼请求与案件事实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由于当事人不可能都具备较深的法学理论水平,往往对案件事实的法律关系性质难以确定,通常是以常理认为而向法院提起诉讼,因而不可避免地提出错误的法律关系主张。这种错误的法律关系主张将因案件本身事实证据与诉讼请求不具关联性,而导致原告必然败诉,其诉讼请求必然被驳回。
第四、原告超过诉讼时效提起诉讼
对于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第152条的规定,即“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