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依据主要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法律知识

执行依据主要有哪些

点击数:68 更新时间:2024-08-14

 
86392

执行依据的种类及其作用

执行依据是指根据其内容和效力能够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根据法律规定,执行依据主要分为两类: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和其他机关制作的法律文书。

一、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是执行依据的重要来源,包括:

  1. 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
  2. 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
  3. 人民法院制作的承认并同意协助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的裁定书、执行令。
  4. 人民法院制作的承认并同意协助执行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裁定书、执行令。

二、其他机关制作的法律文书

除了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外,其他机关制作的法律文书也可以作为执行依据,包括:

  1. 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
  2. 公证债权文书。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必须依据以下法律文书:

  1.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
  2. 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
  3. 调解书。
  4. 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
  5. 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6. 支付令。
  7. 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

终结执行法律依据的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法律依据可以出现以下情形:

  1. 申请人撤销申请。
  2. 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
  3.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4. 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
  5.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
  6.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1. 公证证据的效力
  2. 网络侵权案公证书无效的情形
  3. 婚内小孩抚养权能公证吗
  4. 山东推行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
  5. 离婚逃债案件中追加被告人原配偶的适用情况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被执行期间公司是否可以换法人代表
  2. 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的通知
  3.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刑罚确定
  4. 法院判决书未执行的后果及强制执行程序
  5. 失信被执行人的规定及相关法律规定
  6. 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
  7. 如何执行法院判决书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