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措施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3-27

 
85862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纳入情况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 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当一方具备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将被视为失信行为。

2. 妨碍、抗拒执行

使用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手段来妨碍、抗拒执行的行为也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3. 规避执行

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隐匿、转移财产等手段来规避执行的行为也会被视为失信行为。

4.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行为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5. 违反限制消费令

违反限制消费令的行为也将被视为失信行为。

6. 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

当一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也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否可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

1.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息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中应包括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

2. 自然人的信息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中应包括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3. 履行情况和失信行为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中应包括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以及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4. 执行依据和案件信息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中应包括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

5. 其他事项

除了上述信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还应包括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记载和公布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他事项。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人民法院还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报给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供相关单位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延伸阅读
  1. 执行异议中是否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2. 失信被执行人可以当财务记账吗
  3. 还钱后如何撤销黑名单
  4. 失信被执行人可以有车吗
  5. 失信被执行人结案后多久解除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执行监督案件的结案方式
  2. 执行公务致人死亡要赔偿吗
  3. 社保卡里的钱能被司法冻结吗
  4. 离职后扣押私人物品算违法吗
  5. 索要工资仲裁申请书范本怎么写
  6. 判决生效后两年未执行如何处理
  7. 被执行人工作单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