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履行合同如何申请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申请和移送法律知识

继续履行合同如何申请执行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9-26

 
85592
合同的履行是需要合同签订的双方共同努力,当然在合同的设立过程中是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必要的公平公正原则,另外对于合同内容的履行是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合同的规定二才可以。那么继续履行合同如何申请执行?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继续履行合同的申请执行程序

合同继续履行的定义和条件

合同的继续履行,也称为实际履行或强制履行,是指在违约方不履行合同的情况下,法院基于非违约方的履行请求,强制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继续履行能够使合同恢复到正常履行条件下,使非违约方能够达到的利益状态,是一种重要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本文将重点研究非金钱债务的继续履行。

判决合同继续履行的条件

要判决合同继续履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存在违约行为:违约方必须存在违约行为。
  2. 守约方请求继续履行:守约方必须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
  3. 违约方能够继续履行:除了不能继续履行的合同外,其他合同都应该能够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与损害赔偿的适用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不同

继续履行和损害赔偿是两种重要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具体适用有所不同。大陆法系主要以继续履行为主,以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为辅;而英美法系则以损害赔偿为基本的救济方式,继续履行只在损害赔偿不充分或不公平时适用。这种区别源于两大法系不同的契约理念。大陆法系认为诺言和协议必须遵守,否则将强迫履行;而英美法系认为问题在于对诺言的认真考虑,对诺言违反后不受损害。因此,损害赔偿在英美法系中几乎是一种合理的补救方法。

我国对继续履行和损害赔偿的态度

在我国,长期以来,实际履行被视为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只有在继续履行已不可能或不必要,或法律明确规定一方违约只赔偿损失的情况下,才允许支付违约金或赔偿金。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履行的社会基础已经不存在,我国合同法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对继续履行的态度实际上是采取了限制的立法政策,而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当事人可以选择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法律不主动干预。
  2. 合同法明确了不适于判决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形,并对适用范围进行了限制。

不宜判决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况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不适宜判决继续履行合同:

  1. 合同在事实上或法律上不能履行,包括合同标的已灭失、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人民法院执行、合同无效等情形。
  2. 债务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如委托合同、演出合同、技术开发公司、著作出版合同等个人性质的服务合同。
  3. 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合同继续履行的执行方法

原物履行

当被执行人拥有合同规定的财产时,执行法院可以通过一定的强制手段,责令和监督债务人交付合同约定的财产。如果被执行人阻碍执行或拒不履行,法院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责任人进行罚款和拘留。然而,在被执行人拥有该财产的前提下,执行法院不得超越职权对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进行执行,但可以扣押、查封合同规定的标的物。

替代履行

在执行实践中,如果判决履行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已变质、损坏、灭失、无法查找、善意转让给第三人、被其他有权机关查封或具有限制物权的法定情形,可以由第三人替代履行,或者由请求权人另行诉讼。如果由第三人替代履行,法律依据是《执行规定》第57条和第60条第二款。根据这些规定,执行法院可以要求被执行人交付原物,如果原物被隐匿或非法转移,法院有权责令其交出。如果原物已变质、损坏或灭失,法院应当裁定折价赔偿或按标的物的价值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此外,对于可以替代履行的行为,执行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或他人完成,相关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延伸阅读
  1. 竞业限制仲裁管辖
  2. 判决后是否可再起诉
  3. 抵押登记的有效期限
  4. 法院提存申请书基本框架
  5. 劳动仲裁受理条件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被执行期间公司是否可以换法人代表
  2. 法人和执行董事的区别
  3. 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的通知
  4. 钱亮的问题: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5.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刑罚确定
  6. 失信被执行人的规定及相关法律规定
  7. 如何执行法院判决书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典当借款合同范本
  2. 劳动争议纠纷起诉状范本
  3. 临时用工劳务合同范本
  4. 校园活动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