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1-2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的规定,执行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则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特殊情况下,如果需要延长执行期限,需要经过本院院长批准,最多可以延长三个月,并需向高级人民法院报备。
对于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人民法院应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执行手续,而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完成执行。如果未能在期限内执行完毕,应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1) 审查立案: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执行书及相关法律文书后,应对申请执行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这包括检查相关法律文书的齐备性、明确性,以及被执行人是否具备执行能力等。
(2) 通知履行:在决定对义务人进行强制执行之前,人民法院应先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进行强制执行。
(3) 准备强制执行:包括填写行政强制执行证明、确定强制执行的计划和方案,以及需要协助执行的情况下,书面通知有义务协助的单位和个人。
(4) 实行强制执行:执行人应明示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和执行依据。执行结束后,应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的机关。
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这些文书一旦生效,义务人就应自动履行。如果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权利人被称为申请人,而被指定履行义务的人被称为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