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执行期限从什么时候算起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法律知识

申请执行期限从什么时候算起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13

 
85327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及争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该条款,申请执行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

申请执行期限的争议

申请执行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一个经常发生争议的问题。有两种观点分别认为申请执行期限应从申请方收到法律文书之日起计算,或者应以最后一方当事人收到法律文书的时间起算。

第一种观点认为,申请执行期限应从申请方收到法律文书之日起计算。无论对方当事人何时收到法律文书,并不影响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执行期限。申请执行人收到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书的日期作为执行期限的起算日。无论对方当事人先于或者后于申请执行人收到法律文书多久的时间,申请执行期限都以申请执行人收到之日作为起算点。如果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一年;如果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执行的期限为6个月。

第二种观点认为,申请执行期限应以最后一方当事人收到法律文书的时间起算。由于双方当事人收到法律文书的时间可能有先后之分,甚至相差很长时间,因此应以最后一位当事人收到法律文书的日期为准,起算申请执行期限。

笔者观点及民事诉讼法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限的起算标准应具体分析,准确确定。申请执行期限以法律文书生效为前提,以当事人不履行法律文书为依据,以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一年或者6个月,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申请执行期限从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对于申请执行一审民事判决和二审民事判决的起算时间,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申请执行一审民事判决书的起算时间

一审民事判决书在双方当事人都有提起上诉权利的情况下,不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是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如果双方当事人逾期不提起上诉,一审民事判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被告应完全履行该判决。如果被告逾期不履行一审民事判决,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期限的起算日根据以下情况确定:

  1. 如果被告逾期不履行一审民事判决时,原告已收到原审判决书并表示不上诉或者丧失上诉权,申请执行期限应从原审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2. 如果被告逾期不履行一审民事判决时,原告尚未收到该判决,申请执行期限应以原告收到该原审判决并明确表示不上诉或者逾期未上诉起算。

申请执行二审民事判决的起算时间

二审民事判决只要送达一方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而不受另一方当事人后于何时收到的影响。然而,在另一方当事人未收到判决之前,该判决并不对其产生拘束力。如果赋有给付义务的当事人收到二审民事判决书后逾期不履行,申请执行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在申请执行期限的计算上,根据以下情况确定起算日:

  1. 如果被执行人已经存在逾期不履行二审判决的情况,申请执行人同时或者先于该时间收到二审民事判决,申请执行期限以二审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
  2. 如果被执行人已经存在逾期不履行二审民事判决,申请执行人后于此时收到二审民事判决书,申请执行期限应以申请执行人收到二审判决书之日起算。
延伸阅读
  1. 强制执行未约定履行期限怎么办
  2. 刑事附带民事强制执行一般是多久
  3. 债务纠纷强制执行期限是多久
  4. 拆迁安置过渡费能否强制执行
  5. 一直不签拆迁补偿协议,会被强拆吗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社保卡里的钱能被司法冻结吗
  2. 失信被执行人结案后多久解除
  3. 失信被执行人可以有车吗
  4. 离职后扣押私人物品算违法吗
  5. 索要工资仲裁申请书范本怎么写
  6. 判决生效后两年未执行如何处理
  7. 被执行人工作单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