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2-25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财产保全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方法。其中,查封措施适用于不动产或体积较大、不易移动的财产,通过贴封条来封存财产;扣押则是将财产异地扣留;冻结一般适用于银行存款或有价证券等。其他法律规定的方法通常包括保存价款、扣押财产权证照并通知产权登记部门、保全抵押物和留置物以及保全第三人财产。
如果查封或扣押的财产不易长期保存或保存成本过高,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并由法院保存价款。必要时,法院也可以变卖财产并保存价款。
法院可以扣押房屋、车辆等财产权证照,并通知相关产权登记部门。
法院可以保全抵押物和留置物,但抵押权人和留置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虽然法院可以对存在抵押或留置担保形式的财产采取进一步的查封或扣押措施,但这并不能否定民事抵押或留置行为的法律效力,因此,抵押权人和留置权人仍然享有优先受偿权。
如果债务人的财产无法满足保全请求,但第三人对债务人有到期债权,法院可以裁定该第三人不得清偿债务。如果第三人要求偿付,法院会提存财物或价款。
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487条的规定,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和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和冻结其他财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如果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法院应在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规定的期限。
与《通知》和《规定》相比,《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对财产保全的期限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表现在:
存款冻结期限从六个月延长为一年,动产查封和扣押期限从一年延长为两年,查封不动产和冻结其他财产的期限从两年延长为三年,与审理期限基本匹配。
取消了续行保全期限不得超过第一次保全期限二分之一的限制性规定,使得第一次保全期限和续行保全期限的规定保持一致,避免了执法尺度的不统一。
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156条的规定,法院在审理程序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应依照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这一规定被放在财产保全章节中,明确了审理程序中与财产保全相关的期限,按照第487条的规定确定。
如果申请人的起诉或诉讼请求被生效裁判驳回,但财产保全尚未到期,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166条的规定,法院可以裁定解除保全。
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可能存在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对于全部错误的情况,被申请人或其他受害人可以要求申请人赔偿全部保全范围引起的损失。对于部分错误的情况,情况更加复杂。例如,甲对乙提起诉讼,诉讼请求500万元,但申请保全了乙价值700万元的财产,保全金额高于诉请金额,对于高出部分即价值200万元的财产,申请人存在明显的申请错误,应承担赔偿责任。然而,由于保全的财产不同,给乙带来的损失也不同,因此如何确定错误申请财产保全范围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在申请人未尽到谨慎义务、错误申请财产保全并造成损失的情况下,被申请人或其他受害人有权选择造成最大损失的部分作为错误申请财产保全的范围,以保护其合法权益并敦促申请人谨慎行使财产保全权力。
在实践中,错误申请财产保全造成的损失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除了上述类型,还存在其他情况,如申请人对被申请人的实物进行保全,由于实物无法长期保存或自然损耗造成的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