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6-27
在庭审开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召开合议庭准备会议。
(2)传唤、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3)进行公告。
在庭审开始时,需要进行出庭情况的审查:
(1)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
(2)由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
(3)书记员宣布:请诉讼参加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入席;请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入席。向审判长报告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说明法庭准备工作就绪,请审判长正式宣布开庭。
(4)审判长宣布开庭。
(5)宣布案由、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在审判长宣布开庭后,法庭辩论终结之前,当事人可以提出回避申请。法院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如果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在庭审过程中,进行法庭调查:
(1)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宣读答辩状。
(2)当事人陈述和询问当事人。
(3)询问证人、审查证人证言材料。
(4)询问鉴定人、勘验人,审查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5)审查书证、物证及视听资料。当事人在法庭上有权提出新的证据,还可以要求重新鉴定、调查或者勘验,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如果合议庭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审判长即可宣布法庭调查结束,进入辩论阶段。
在庭审中,进行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的顺序是: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再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然后双方相互辩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应在原被告发言后再发言。
法庭辩论由审判长主持。当审判长认为应该查明的事实已辩论清楚,即可宣布结束辩论。审判长在按顺序征询原、被告的最后的意见后,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
在评议时,合议庭成员可以平等地表明自己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合议庭成员意见不一致时,适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多数意见作出裁决。评议过程制成评议笔录,评议中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入笔录,由合议庭全体成员签名。
无论是否公开审理,行政案件都应当公开宣判。能够当庭宣判的,由审判长在休庭结束,恢复开庭后当庭宣判,并在一定期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判决书。不能当庭宣判需要报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应当定期宣判。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当事人判决书。在宣读裁决后,应告知当事人发送判决书的时间及提起上诉的有关事项。
由审判长宣布闭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当庭宣判的案件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宣判后立即发送判决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对于当庭宣判的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法院在实践操作中较为规范。然而,对于定期宣判的案件,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对宣判时间做出任何限制。在实践中,特别是基层法院,往往在庭审笔录中简单地表示“本案将择日作出宣判”,然后在庭审后的十多天甚至几十天才宣判。然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宣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结时间的,由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