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期间包括哪些环节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庭审期间包括哪些环节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6-27

 
83583
庭审是指开庭审理的阶段,很多人对于诉讼的庭审只是存在字面上的认识,对于实际的内容其实了解的不多,所以压根不知道关于庭审的环节方面的内容,也不知道它的过程,那么,庭审期间包括哪些环节?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告诉你有关知识。

庭审期间的各个环节

1. 开庭前准备阶段

在庭审开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召开合议庭准备会议。

(2)传唤、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3)进行公告。

2. 出庭情况审查阶段

在庭审开始时,需要进行出庭情况的审查:

(1)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

(2)由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

(3)书记员宣布:请诉讼参加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入席;请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入席。向审判长报告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说明法庭准备工作就绪,请审判长正式宣布开庭。

(4)审判长宣布开庭。

(5)宣布案由、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在审判长宣布开庭后,法庭辩论终结之前,当事人可以提出回避申请。法院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如果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3. 法庭调查阶段

在庭审过程中,进行法庭调查:

(1)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宣读答辩状。

(2)当事人陈述和询问当事人。

(3)询问证人、审查证人证言材料。

(4)询问鉴定人、勘验人,审查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5)审查书证、物证及视听资料。当事人在法庭上有权提出新的证据,还可以要求重新鉴定、调查或者勘验,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如果合议庭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审判长即可宣布法庭调查结束,进入辩论阶段。

4. 法庭辩论阶段

在庭审中,进行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的顺序是: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再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然后双方相互辩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应在原被告发言后再发言。

法庭辩论由审判长主持。当审判长认为应该查明的事实已辩论清楚,即可宣布结束辩论。审判长在按顺序征询原、被告的最后的意见后,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

5. 合议庭评议阶段

在评议时,合议庭成员可以平等地表明自己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合议庭成员意见不一致时,适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多数意见作出裁决。评议过程制成评议笔录,评议中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入笔录,由合议庭全体成员签名。

6. 公开宣判阶段

无论是否公开审理,行政案件都应当公开宣判。能够当庭宣判的,由审判长在休庭结束,恢复开庭后当庭宣判,并在一定期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判决书。不能当庭宣判需要报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应当定期宣判。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当事人判决书。在宣读裁决后,应告知当事人发送判决书的时间及提起上诉的有关事项。

7. 闭庭

由审判长宣布闭庭。

民事诉讼庭审后的定期宣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当庭宣判的案件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宣判后立即发送判决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对于当庭宣判的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法院在实践操作中较为规范。然而,对于定期宣判的案件,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对宣判时间做出任何限制。在实践中,特别是基层法院,往往在庭审笔录中简单地表示“本案将择日作出宣判”,然后在庭审后的十多天甚至几十天才宣判。然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宣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结时间的,由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延伸阅读
  1. 证人与被害人适用传唤吗
  2. 刑事追诉权的主体归属问题探讨
  3. 深入解析刑事证据审查报告的要点与流程
  4. 抵押物被查封是否可再用于抵押?
  5. 刑事诉讼规则修订的重要内容解析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被告人成宏故意杀人案刑事裁定书解析
  2. 非诉程序是一审终审吗
  3. 二审推翻一审结果一审法官会被追责吗
  4. 二审维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5. 公示催告期间法院可以做出判决吗
  6. 交通事故简易程序撤回可以吗
  7. 民事诉讼一审二审后还有终审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