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终止劳动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法律知识

应该如何终止劳动合同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30

 
82377

如何终止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可以终止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终止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合同期满
  2.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4.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5.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终止劳动合同要办理哪些手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明确了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劳动合同是在双方当事人意思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是主体依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各自的义务作出的约定,其履行也主要依靠当事人的自觉和法律对劳动合同的保护。同样,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也是建立在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的,只要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这种解除即具有约束力。双方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只能在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劳动合同的解除只对尚未履行的内容发生效力,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也不再对当事人发生法律保护的约束力。对于劳动合同中已经履行的内容,不存在解除的问题。根据上述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
  1. 用人单位必须在合同期满前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劳动者
  2.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规定,企业在劳动合同期满前应当提前一个月向职工提出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的意向,并及时办理有关手续。
  3. 用人单位必须给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
  4.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及时向职工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终止劳动合同是解除劳动关系的形式之一,用人单位必须及时向职工提供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
  5. 终止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6.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八条指出,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国家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
延伸阅读
  1.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2.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赔偿金标准
  3. 退休离职补偿金的标准
  4. 公司裁员部门解散怎么赔偿
  5. 工程劳务合同家属终止有效性问题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公司裁员的法律规定和赔偿方式
  2.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含义
  3. 证明
  4.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特点
  5. 劳动仲裁支持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6. 暴力裁员,什么是N+1
  7. 公司违法辞退员工,应该怎样处理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