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1-08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14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根据该法第15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约定。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9条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根据第43条规定,兴办乡镇企业、村民建住宅经批准可以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批准可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44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的,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可以看出,只在本集体村民才可申请使用本集体土地建住宅;农民住宅可以出卖、出租,但现行法规对购买农民住宅的对象有限定(国办发[1999]39号)此外《担保法》第37条规定宅基地不得抵押。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0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持有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44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以上条文规定了乡村企业建议用地使用权的取得程序。乡村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同时明确集体经济组织自己举办企业可以使用集体土地,同时也可以土地使用权联营入股等方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举办企业。《土地管理法》63条明确:企业破产、兼并等情形,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移;《担保法》第33条第3款:“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1条规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44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该类土地使用权因属公益性质,根据《担保法》规定不得抵押。
集体土地除了具有土地的基本属性以外,还具有以下特性:
集体土地是由气候、水文、土壤、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构成的综合体。各组成部分相互影响,协同进化,互为因果。
集体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可以生产出人类需要的植物和动物产品。
由于土地面积有限且位置固定,导致人们对集体土地的竞争行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土地资源,而农业发展需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导致集体土地的竞争。
集体土地每一次投入都表示其价值的提高。土地增值的原因包括有效投入、社会需求、供求关系以及人的心理、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刺激。
土地可以被人垄断,形成资产。集体土地不仅是资源,也具有资产的属性。
集体土地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即土地流转。流转的是土地权利,而不是土地本身。土地流转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支撑,以保护各方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