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童工的人怎么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童工法律知识

介绍童工的人怎么处罚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6-18

 
81789
童工虽然命令禁止,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使用童工,孩童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所以需要成年人的监护,这也是为什么禁止使用童工的原因,介绍童工的人怎么处罚,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介绍童工的人怎么处罚”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禁止使用童工的处罚措施

一、介绍童工的人怎么处罚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对于单位或个人介绍童工的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每介绍一人罚款5000元的标准给予处罚。对于职业中介机构介绍童工的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吊销其职业介绍许可证。

二、使用童工的罚款标准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的规定,以下行为适用本规定:

(一)单位或个人使用童工;

(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允许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

(三)职业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或个人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

(四)单位或个人为少年、儿童做童工出具假证明。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对于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个人,罚款标准如下:

(一)使用童工从事营利性生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二)使用童工从事家庭服务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300~600元;

(三)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允许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罚款300~600元;

(四)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对于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单位,罚款标准如下:

(一)对于单位使用童工的,根据国务院的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具体罚款标准;

(二)职业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1500~3000元;

(三)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出具假证明的,罚款1500~3000元。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以下行为之一的,将在原罚款标准基础上加重罚款三倍:

(一)数次使用童工;

(二)长期使用或使用多名童工;

(三)数次介绍或一次介绍多名童工;

(四)数次为童工出具假证明。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六条的规定,罚款一律上缴国库,并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罚款票据。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商同级财政部门制定具体罚款标准。

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国务院发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规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在内的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童工。同时,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义务保障其不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也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负有相关义务。

根据规定,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将从重处罚。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并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将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造成童工死亡或严重伤残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也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传播淫秽物品罪及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2. 共犯的追究方式
  3. 教唆犯的处罚原则和从重处罚情节
  4. 抢劫罪的辩护词
  5. 新广告法实施:对广告行为进行规范和处罚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非全日制用工的口头协议是否有效?
  2. 职业病鉴定评不上等级能赔偿吗
  3. 农民工工伤赔偿的范围及相关规定
  4. 每天工作超4时是否还算小时工
  5. 产假期间又怀孕,是否可以再休产假
  6. 农民工,对单位罚款5-10万的情形有哪些
  7. 雇佣童模是否违法?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