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5-06
原告周某某于1994年5月开始在被告某某乡开办的弋阳县造纸有限公司做临时工。1995年2月10日晚,原告在黄板纸车间切草时,右腿不慎被切草机机齿轮压伤,造成右腿粉碎性骨折。经医院治疗,原告右腿被高位截肢。1995年3月13日原告治愈出院。1995年5月27日,原告与弋阳县造纸有限公司达成了《关于周某某同志因工受伤的处理协议》:给予周某某一次性经济补偿1.6万元整。之后,弋阳县造纸有限公司更名为江西顺隆造纸有限公司。
原告周某某以工伤赔偿协议违反法律规定、显失公平为由,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原告主张被告某某乡应支付假肢费用194976元和按每月795.91元的标准支付工伤抚恤费。被告某某乡辩称赔偿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原告今后的生活费已全部付清,不存在工伤致残抚恤费。被告顺隆公司辩称原告致伤并没有发生在顺隆公司的租赁期间内,请求驳回原告对其的诉请。
江西省弋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周某某对被告某某乡和江西顺隆公司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原告周某某与弋阳县造纸有限公司达成的工伤处理协议是在双方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属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根据1995年的法律法规,该协议未明显显失公平。此外,原告周某某提出工伤抚恤费和假肢费的主张已超过法律规定的一年的特别诉讼时效规定。虽然现行法律法规对工伤中的假肢费赔付有明确规定,但该规定不适用于发生在规定实施之前的工伤赔付。因此,原告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
被告某某乡辩称原告的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驳回其诉讼请求。法院认为被告某某乡的主张是有据的,予以采纳。
被告顺隆公司辩称自己并非本案的适格主体,请求驳回原告对其的诉请。法院认为被告顺隆公司只是个人出资重组企业,租赁了被告某某乡的资产进行经营,并没有接管被告某某乡的劳动人事关系。因此,被告顺隆公司的辩称是有据的,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