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后,工伤负责主体是谁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2-23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建立的证明,对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有重要的帮助,那么签订合同后,工伤负责主体是谁?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签订合同后工伤的责任主体
一、工伤保险责任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发生工伤时,责任主体的划分与用人单位是否购买工伤保险有关。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了社保,那么工伤的责任主体将是工伤保险部门。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购买工伤保险,责任主体则是用人单位本身。
二、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参加,并补缴相应的工伤保险费。若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将面临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三、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时工伤员工的待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却发生了工伤,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四、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后的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并补缴了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和滞纳金,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新发生的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支付。
工伤员工维权措施
一、自行向劳动保障部门提起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发生伤害事故后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尽管工伤认定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如果用人单位未提出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有权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医疗终结后进行伤残评定
在工伤职工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功能障碍鉴定,并提供工伤认定书和工伤医疗相关的病历资料等。只有确定了具体的伤残等级,才能更准确地主张赔偿金额。在工伤中,残疾被称为劳动功能障碍,根据现行规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重,十级为最轻。
三、协商或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用人单位未办理工伤保险,工伤职工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项目计算具体赔偿额,并向用人单位要求赔偿。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赔偿,也可以通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此外,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超过1个月不满一年的情况下仍未订立合同,用人单位应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因此,只要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有义务承担其法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