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的工伤伤残鉴定是个人还是单位要求去做的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11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工作方面受到工伤的事故而进行工伤伤残鉴定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人都对此心存疑问,工伤伤残鉴定的标准是什么?工伤伤残鉴定是个人还是单位要求去的?对此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和材料
单位和个人的鉴定申请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工伤职工发生工伤后,如果经过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存在残疾或者影响劳动能力,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申请材料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需要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决定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 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复印或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 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通知和现场鉴定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提前通知工伤职工进行鉴定的时间、地点以及所需携带的材料。工伤职工应按照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现场鉴定。对于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安排专家上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在组织劳动能力鉴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工伤职工的身份进行核实。如果工伤职工因故不能按时参加鉴定,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同意,可以调整现场鉴定的时间,同时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也会相应顺延。
工伤伤残鉴定的等级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是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和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以及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的。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重,十级为最轻。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新的工伤鉴定标准
2006年,国家发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2006),这是新的工伤鉴定的国家标准。新标准共分为10级,工伤偿付标准不变,评残的条文数增加到572条。根据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和护理依赖四个方面,将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等级分解为5个门类,共划分为10个等级,包含572个条目,其中新增加了102条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