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评残有什么具体程序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4-28
摘要: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也称劳动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
劳动能力鉴定与工伤评残的区别和联系
劳动能力鉴定也被称为劳动鉴定,是指在生产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受损,从而部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相关部门根据医学方面的鉴别和评定对其进行鉴定。在我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通常只负责因工伤或因病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
致残等级鉴定与劳动鉴定的关系
致残等级鉴定,也被称为工伤评残,是在劳动能力鉴定技术小组认为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并需要评残的基础上,根据《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的规定,对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在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依赖护理的程度进行判别和评定。共有十个级别。
劳动鉴定与工伤评残的性质和范围的区别
劳动鉴定是工伤评残的基础。劳动鉴定更广泛,除了对工伤(包括职业病)进行鉴定外,还包括对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劳动鉴定的主要职能是从医务方面对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鉴定。而工伤评残相对来说更专业、更严格,其职能是对工伤和患职业病职工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鉴定。二者的工作程序和判别依据也不同。
劳动鉴定与工伤评残的工作程序和判别依据的区别
劳动鉴定和工伤评残的工作程序和判别依据也存在差异。对于明显的工伤(包括职业病)案例,工伤评残可以与劳动鉴定同时进行。而劳动鉴定的程序是:个人提出书面申请→单λ审查后,向劳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鉴定表,并提交原始资料→调查→组织医疗鉴定→定级、发文。
劳动鉴定的程序
劳动鉴定的具体程序如下:
- 由工伤职工所在单λ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申请劳动鉴定。特殊情况下,职工可以直接申请。
- 提供历次病、伤、残医院治疗的原始病历。如果是因工伤残,还需要提供工伤事故调查报告及相关材料。如果是职业病,需要提供卫生部门授权的职业病防治所(院)提供的诊断资料。如果是精神病,需要提供精神病院的诊断资料。其他情况下,需要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明等,以提交给劳动鉴定委员会。
- 劳动鉴定委员会应认真审查申请及附件材料,对资料不全或情况不明的不予受理。
- 对符合条件的申请,统一安排鉴定,并提前通知企业和相关人员鉴定的时间、地点和人员。
- 劳动鉴定委员会委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或聘请有鉴定资格的医生组成专家组,对被鉴定人员进行丧失劳动能力的医学诊断。
- 专家组根据伤残、病残职工的状况,撰写定性、定量的诊断意见。劳动鉴定委员会根据这些意见确定伤病或伤残等级,并发放等级证明书。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及时将鉴定结果通知企业和被鉴定的职工。
- 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职工,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重新鉴定包括定期复查鉴定和处理争议的复查鉴定。定期复查鉴定是根据第13条的规定,以医疗期满时的致残结局为依据进行的。复查鉴定最终结论由省级劳动鉴定机构作出。
工伤争议的处理
工伤职工及其家属与用人单λ发生工伤申报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与劳动行政部门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生争议的,按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处理。
再次鉴定的程序
再次鉴定是指申请鉴定的单λ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不能再要求重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