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于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法律知识

国家对于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是怎样的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4-02

 
7748

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概述

为了规范和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农村宅基地的定义和管理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本办法所称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合法使用或依法批准用于建造住宅的集体所有土地。

第二条:管理机构

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三条:建造住宅的规定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鼓励自然村向中心村、下山移民、脱贫小区集聚;鼓励统建、联建和建造公寓式住宅,控制独立式住宅。严格控制用地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规定。严格控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和利用山体切坡建房,确实无法避让的,应治理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建造。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与旧村改造、土地整理、宅基地复垦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村周边的丘陵坡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造住宅,不得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造住宅。

第四条:宅基地所有权

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个人只有使用权,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转让、出租。实施村镇规划进行旧村、旧城改造需要调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人应服从。

第二章 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

第九条:宅基地面积标准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面积标准根据人口数量和土地类型进行限制。使用耕地的最高面积不得超过125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的最高面积不得超过140平方米,山区有条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面积不得超过160平方米。宅基地的用地面积限额根据农户人数进行划分,使用非耕地的可以适当增加面积,山区有条件利用荒坡、荒山建房的可以进一步增加面积。实施旧村改造、下山移民拆除面积超出用地限额的,可以放宽用地限额。

第十条:建房农户人口计算

建房人口计算以本户农村常住户口为准,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可以增加一人计算建房人口。现役军人、在校大中专学生、服刑人员可以计算建房人口。城镇居民的配偶是农村户口,又没有享受房改政策的,经单位核实并出具证明,可以计入建房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未依法接受处理的不计算建房人口。

第十一条:宅基地面积计算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面积计算以墙外包为界,接拼的以墙中或柱中为界。挑出的阳台和楼梯等以突出部分垂直投影计算占地面积,但底层不得构筑。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户使用同一宗土地,用地面积按房屋产权的建筑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分摊;弄堂用地,使用楼上的农户分摊面积为一半,其余为共用面积。通过购买商品房和以公开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有偿流转取得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计入宅基地面积。

第十二条:宅基地申请限制

符合立户条件的子女在申请宅基地时,父母除留足合理限额外,超过部分应合理计算到子女户。现有宅基地面积超限额的农户,在按规划申请旧房拆建、迁建时,应核减超限额部分。

第十三条:宅基地申请条件

农村村民可以申请宅基地的情形包括:因国家或集体建设、移民、灾毁等需要迁建、重建的;实施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或旧村改造,需要调整拆迁的;现有宅基地面积尚未达到规定限额标准需重建、扩建的;已具备分户条件且原有宅基地面积尚未达到规定限额标准需重建、扩建的;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或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确需在农村安家落户的;离休、退休、退职的职工,复员军人和华侨、侨眷、港澳台同胞持合法证明回原籍定居的;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

第十四条:宅基地申请不予批准的情形

宅基地申请不予批准的情形包括:宅基地面积已达到规定标准再申请新宅基地的,但为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进行旧村改造的除外;出租、出卖或以其他形式转让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缺房户合理调剂的除外),或将住宅改作他用,再申请宅基地的;以所有家庭成员作为一户申请宅基地并被批准后,不具备分户条件或不合理分户申请宅基地的;子女已立户且符合立户条件,其父母再单独申请宅基地的;拟实施旧村改造的区块或实施规划撤并的自然村,在原宅基地上建住宅的;对不需要居住的住房不拆除、所占宅基地不交回村集体的;违法建房未依法处理结案的;其他不符合申请建房条件的。

第十五条:宅基地使用权注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或有关批准文件,由村集体收回宅基地使用权:自批准宅基地之日起满二年未动工兴建的(特殊情况除外);报批宅基地时向村集体承诺建新拆旧而又不自行拆除旧房的原宅基地的;经批准实施旧村改造或下山移民的村,已迁入新居(村)居住的原宅基地的;骗取批准或非法转让宅基地的;其他应收回宅基地使用权情形的。

第十六条:土地使用权补偿

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或实施城市、集镇和村庄规划进行旧城、旧镇、旧村改造,经依法批准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应对土地使用权人给予适当补偿;地上建筑物,可根据其实际情况予以合理补偿。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非法占用土地建造住宅的处理

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造住宅的,应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超过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第二十二条:违法建设的处理

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非法占用土地或超过批准的面积多占土地建造住宅的,应责令停止建设;对拒不停止、继续施工的,有权拆除继续违法抢建部分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可以查封、暂扣用于施工的工具、设备、建筑材料等。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予以协助配合。

第二十三条:违法建设的拆除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二十四条:土地使用权追回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交还土地使用权,逾期仍不交还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土地登记和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及时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的,由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给予警告,并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不及时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的,由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给予警告,并可处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阻挠、干涉、妨碍工作人员执法的处理

阻挠、干涉、妨碍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理

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与上级规定相抵触的处理

本办法如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的,以上级规定为准。

第二十九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1. 农村拆违,这几类房屋将会被强制拆除
  2. 农村宅基地证办理流程详解
  3. 农村宅基地面积的当地标准是什么?
  4. 南京拆迁时对自建房的认定是怎么样的
  5. 农村拆迁,宅基地单独补偿吗

土地利用热门知识

  1. 使用费的计算方法
  2. 雇佣残疾人享受土地使用税税收优惠政策
  3. 民事反诉判决书范本
  4. 土地使用权到期,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否存在
  5. 案情概要
  6. 侵占他人土地犯什么法
  7. 土地确权政策具体规定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