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3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的规定,当连带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若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的部分,各连带保证人应按照他们之间内部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担。如果没有约定的话,则应平均分担。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只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享有诉权,都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作为原告提起诉讼。保证人与债务人之间不存在代理关系,因此保证人不能以债权人的名义起诉。
通常情况下,保证人会在承担了保证责任后行使追偿权,向债务人提起诉讼。然而,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时,债务人有履行能力但债权人不主张权利的情况下,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仍然存在。如果债权人在此时向保证人主张权利,保证人可能需要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务人已经没有财产可供履行债务,保证人的合法权益将受到侵害。因此,在债务人有履行能力但债权人不主张权利的情况下,保证人应当被赋予提起诉讼的权利。
如果保证人没有将债权人列为第三人,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将债权人追加为第三人。因为在保证债权纠纷中通常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在具体处理时,如果能够确认债权债务关系依法成立,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债务人向第三人债权人履行义务。如果债权人在诉讼中明确表示放弃债权,导致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主合同关系消失,那么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的保证合同关系也将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保证人可以申请撤回起诉,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判决驳回保证人的诉讼请求,以终结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