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2-28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并对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行为予以处理。
在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之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被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当给予补偿。然而,对被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则不予补偿。
(一) 违法建筑在被行政主管机关定性之前,依法应受到保护
根据物权法的基本原理,除了无主财产之外,只要有物存在,就必然存在着物权。对于违法建筑而言,在被行政主管机关确认为违法建筑之前,其所有权人已经实际控制着该违法建筑,因此违法建筑的所有人享有对该建筑的实际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基于对建筑材料的合法占有而产生的,因此法律应当给予适当的保护。
任何部门在未经规划部门对建筑进行合法性认定前,私自强制拆除,必然侵害所有权人的权利。所有权人有权要求私自强拆行为人给予补偿。
(二) 违法建筑的拆除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规定,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拆除都是可以抵制的。
违法建筑的所有权人应严格核查拆除单位是否按照法律程序对自己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如果拆除单位未按照程序进行拆除,所有权人完全可以拒绝违法拆除。同时,拆除单位尽快拆除违法建筑的目的是为了推进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工程进展等目的,违法建筑的所有权人只要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己申请复议的权利,就能使拆除单位的进展放缓,从而为违法建筑的所有权人争取到谈判和补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