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司法认定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6-09
交通肇事罪一般是因为违反了交通运输的相关管理法规,致使发生重大的事故,造成了人重伤或者是死亡事件的发生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一般就是交通肇事罪,那么交通肇事罪司法认定标准是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交通肇事罪司法认定标准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本罪的界限在于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罪过,是否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且是否存在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与重大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违法行为,或者虽有违法行为但没有因果关系,例如事故是由被害人违反交通规则乱穿马路或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如山崩、地裂、风暴、洪水等),则不应以本罪论处。当然,事故发生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或其他介入因素,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及其介入行为对交通事故发生的作用。只有确定行为人的违规行为与事故结果确实存在因果关系,才能构成本罪。
例如,行为人在高速超车后突然发现前方有人穿越马路,为避开行人而打方向盘,但因车速过快导致车冲入人行道并重伤他人。此时,行人穿越马路只是发生事故的条件,真正导致事故的原因是违章超速行驶,因此应认定行为与结果存在因果关系,构成本罪。
与其他罪名的界限
本罪与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属于重大交通肇事犯罪。它们的客体都是交通运输安全,主观上都是过失,客观上都是违反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造成严重后果。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后两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航空人员和铁路职工,其他自然人一般主体不能构成这两种罪。
- 发生的场合不同。本罪主要发生在公路和水路交通运输过程中(不排除一般主体在交通运输领域外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而后两罪分别发生在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活动中。
- 违反的具体注意义务不同。根据运输领域的不同(公路、水上),本罪行为人违反的可以是特定的注意义务,也可以是一般的注意义务;而后两罪违反的只限于特定的注意义务。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 造成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
- 造成三人以上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
-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 酒后或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
-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
- 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
- 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
- 严重超载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