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6-13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犯罪事实是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1 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
1.2 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只有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立案;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2.1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
2.2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3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2.4 依刑法告诉乃论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2.5 被告人已经死亡的。
2.6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因此,如果在驾驶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罪,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公安机关将会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