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13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后,按照管辖范围立案。报案内容包括:
未报姓名的应记录在案。不愿公开姓名的应保密处理。
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或出警指令后,应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白天应在5分钟内出警,夜间应在10分钟内出警。有人员伤亡或紧急情况的,应及时通知急救、医疗、消防等相关部门。发生死亡三人以上或其他重大影响的事故,应立即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通过所属公安机关报告当地政府。涉及营运车辆的,通知当地行政管理部门。涉及危险物品的,应立即通过所属公安机关报告当地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造成设施损毁的,应通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当事人未在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处理的,应根据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核查事故事实存在的,应受理并告知当事人;核查无法证明事故事实存在或不属于管辖范围的,应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交通警察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
交通警察应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包括勘查现场,提取证据,询问当事人和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勘查现场应拍摄照片,绘制现场图,提取痕迹、物证,制作勘查笔录。发生死亡三人以上事故的应进行现场摄像。
现场图、勘查笔录应由参与勘查的交通警察、当事人或见证人签名。拒绝签名或无法签名的应记录在案。痕迹或证据可能灭失的,应及时固定、提取或保全。
对涉嫌酒驾、药驾的驾驶人,应及时抽血或提取尿样送检。驾驶人当场死亡的,应及时抽血检验。应检查当事人的身份证件、驾驶证、行驶证、保险标志等。对涉嫌交通肇事犯罪的嫌疑人,可依法传唤。
勘查完毕后,应清点并登记现场遗留物品,迅速清理现场,恢复交通。能够现场发还的物品应现场发还并做记录;无法确定所有人的应妥善保管,待所有人确定后及时发还。
为收集证据需要,可扣留事故车辆及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及行驶证应妥善保管。不得扣留车辆所载货物,应通知驾驶人或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无法通知或不自行处理的,应公告告知认领。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按无主财物处理,上缴国库。特殊情况可延期处理,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为收集证据需要,可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并开具扣押物品清单,一份交给被扣押物品持有人,一份附卷。扣押的物品应妥善保管。扣押期限不得超过30日,特殊情况可延长,最长不超过60日。
调查过程中,如发现当事人涉嫌交通肇事犯罪,应立案侦查。如发现其他违法犯罪嫌疑,应及时移送相关部门,不影响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在查清事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严重程度,确定责任:
一方故意造成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后十日内制作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事故认定书。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后五日内制作事故认定书。
发生死亡事故,应在制作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证人要求保密或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未到场的,应记录。
事故认定书应载明以下内容:
事故认定书应由办案民警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复核、调解和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和期限。
对尚未侦破的逃逸交通事故,受害方要求出具事故认定书的,应在收到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方。认定书应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
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应出具事故证明,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并分别送达当事人。
当事人对事故认定有异议,可自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载明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复核申请后五日内,应作出是否受理决定。有特定情形的除外。受理复核申请的,应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受理复核申请后三十日内审查相关内容,并作出复核结论。复核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但当事人要求或认为有必要时,可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意见。
复核期间,任何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应终止复核。经审查认为认定不清、证据不充分、责任划分不公正或调查程序违法的,应作出复核结论,责令重新调查、认定。
经审查认为认定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调查程序合法的,应作出维持原认定的复核结论。
复核结论后,应召集当事人宣布。当事人未到场的,应采取其他法定形式送达。
复核以一次为限。作出责令重新认定的复核结论后,原办案单位应在十日内重新调查,制作新的认定书,撤销原认定书。重新调查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后五日内制作新的认定书,撤销原认定书。重新制作的认定书应送达各方当事人,并书面报告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事故认定后五日内,依法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作出处罚。
对构成犯罪的交通事故,应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具有逃逸情形的,还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专业运输单位六个月内两次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且单位或车辆驾驶人对事故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所在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经批准,责令限期消除安全隐患,禁止未消除安全隐患的车辆上路,并通报事故发生地和运输单位所在地的行政管理部门。
当事人对损害赔偿有争议,一致请求调解的,应在收到事故认定书或维持原认定的复核结论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规定日期开始调解,并在十日内制作调解书或调解终结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其起算时间如下:
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的情况,起算时间应从治疗终结之日起计算。
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伤残的情况,起算时间应从定残之日起计算。
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起算时间应从确定损失之日起计算。
在交通事故调解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调解,并将情况记录在案:
一方当事人在调解期间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调解。
一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主动退出调解。
如果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无法达成调解协议或者一方当事人拒绝调解,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终止调解,此时当事双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