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16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故意逃离现场以推卸责任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并使交通事故的责任难以确定。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肇事驾驶员的行为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其次,逃逸行为并不仅限于在事故现场逃离,还包括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时逃跑的情况。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如果肇事驾驶员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他将承担全部责任。即使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他将负责任事故的全部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交通肇事逃逸导致的赔偿费用可能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果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在赔偿时有先予支付的义务。然而,如果肇事车辆逃逸,保险公司将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而车主将需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用。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无论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