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09-20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需要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如果无法提供足够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例如,受害方在交通事故中提出医疗费用5000元的主张,但无法提供遗失的医疗票据,那么他可能会承担败诉的后果。
在特定的侵权诉讼中,由于某些原因,提出事实主张的一方举证存在困难和不公平的后果,而另一方则根据特定身份、职责和岗位要求对该事实负有天然的举证责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在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中,加害人应当举证证明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在交通事故中,举证责任倒置只适用于机动车辆与行人、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机动车一方负举证责任,如果无法证明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有故意或过失,机动车一方将承担责任。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仍然需要承担某些特定事项的举证责任,例如自身受损害程度、要求赔偿数额等。
当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提出事实主张的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能力有限时,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根据自由裁量权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这种情况下,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各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原告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包括自己的身份证明以及与伤残或死亡受害人的关系证明、被扶养未满18周岁子女的身份证明、需要赡养的近亲属的身份证明和无劳动能力证明;工作情况和收入证明,涉及误工费用和伤残、死亡赔偿金计算;证明交通事故事实发生的证据,包括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立案资料和相关资料、证人证言、被告的认可等;证明被告在交通事故中过错的证据,如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提供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现场勘察图和笔录、询问和讯问笔录等详细资料;证明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的证据,如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书、医药发票、法医鉴定书、财产损失评估结果等;如果被告的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原告还可以提供相关的被告行为构成犯罪的证据。
被告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和其他相关信息,如现住址、职业、身份、工作状况、联系方式;证明自己在交通事故中没有过错、过错程度较轻或可以减轻自己过错的免责情形的证据;如果被告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相碰撞的一方,还需要提供非机动车或行人在交通事故中有故意或过错情形的证据,否则不能免责;针对原告提出的损害赔偿要求,提供证明原告损害程度较低或赔偿额过高的证据;提供自己车辆保险的相关资料,如保单。
在交通事故中,拟制被告是指法律规定为直接被告的连带或共同被告,包括驾驶员的雇主、车辆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保险公司等。拟制被告的举证责任范围与被告的举证责任范围大致相同,但还可以举证证明自己与直接被告之间并没有拟制法律关系的责任。
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主要包括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项,以及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性事项,如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例如,在交通事故案件中,法院发现被告驾驶的车辆可能承担事故责任,但原告没有将其作为被告,法院可以依职权追加该车为被告,并调取相关证据。
人民法院依申请调取的证据包括国家有关部门保存的档案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以及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例如,交警部门制作的有关交通事故的材料,当事人要求公安机关提供但遭拒绝配合时,可以向法院申请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