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6-25
1. 补充适用原则:在精神损害赔偿中,应优先考虑非金钱赔偿方式,当非金钱赔偿无法充分保护受害人和制裁侵权人时,可以补充使用金钱赔偿方式,以抚慰和补偿受害人。
2. 公平适用原则:在金钱赔偿中,应考虑民事制裁作用,不让侵权人因侵权而受益,同时要给予受害人适当的赔偿,弥补其精神损失,保证公平。
3. 适当限制原则:对金钱赔偿应进行适当限制,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要考量因素,避免出现漫天要价的情况,保证精神损害赔偿的真正目的。
4. 过失相抵原则:如果受害人对自己的精神损害存在过错,可以根据过错程度减轻或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以维护公平和公正。
5. 法官自由裁量原则: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依照心证规则和方法,行使自由裁量权,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但应遵循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做出正确的利益平衡和价值选择。
1. 侵害人的过错程度:考虑侵害人进行侵权时的心理状态,分为故意和过失,故意侵权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较大,故意违法行为承担的责任较重。
2. 侵害人的获利情况:精神损害赔偿是对受害人的抚慰和补偿,同时也是对侵害人的惩罚,对于获利较多的侵权行为应给予较重的赔偿,以实现法律的预防犯罪目的。
3. 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为了实现受害人的抚慰和心理上的补偿,同时对侵权人进行教育和惩罚,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应较弱处罚,对于强势群体应较重处罚。
4. 受害人精神受损害的程度和后果:考虑侵权行为对受害人造成的后果,不仅限于精神受损或自杀,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对于不同人的精神损失大小会有所不同。
5. 侵权行为的方式、场合和范围:不同方式、场合和行为方式造成的后果不同,公共场合传播有损他人人格权的内容所造成的精神损害较大,持续的殴打行为也较言语上的侮辱伤害大。
6. 诉讼时当地的经济状况: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侵权人的责任能力确定赔偿额,以实现平衡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