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最高10万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法律知识

精神损害赔偿最高10万吗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3-12-03

 
67524
我们知道,对于民事侵权行为,如果给被侵权人造成了精神损失的,当事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最高10万吗,希望对您有用。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依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的规定,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考虑经济补偿原则

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无形、抽象的特点,无法用货币来衡量。因此,在确定赔偿责任时,要综合考虑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受害人精神损害的程度和后果、侵权行为的社会后果和社会影响等主客观因素,采取适当考虑经济补偿的原则。

以抚慰为主,补偿为辅

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目的是抚慰受害人,缓和或解除其在精神和肉体上所遭受的痛苦。因此,精神损害赔偿并不是主要的目的和唯一方式,而是作为一种手段,并通过经济补偿达到抚慰受害人的目的。在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应坚持抚慰为主,经济补偿为辅的原则。

适当限制赔偿数额

精神损害赔偿的本质是抚慰性的,赔偿数额的确定并非毫无限制。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下,适当限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是必要的。否则,一味满足受害人的要求,不符合国情。因此,应当适当考虑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有所限制。

赋予法官酌量处理权

由于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情况各异,且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对精神损害赔偿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是困难的。因此,应赋予法官在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的自由裁量权,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侵权的性质、目的、手段、方式、经济状况,受害人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家庭状况以及损害的后果、当地的经济水平、地方风俗习惯等因素,酌量确定赔偿数额。

延伸阅读
  1. 江苏省宿迁市国家赔偿项目
  2.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
  3. 如何提高精神损害抚慰金
  4. 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5. 夫妻签订忠诚承诺书的法律效力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车祸引发流产是否需要赔偿精神损害
  3.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4. 雇员事故死亡案件中的赔偿责任
  5.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
  6.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
  7. 严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法律要求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