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交通事故受伤,索赔误工费能否获支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法律知识

退休人员交通事故受伤,索赔误工费能否获支持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2-07

 
67140
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并且由于住院治疗等事项而导致受害人收入有所损失时,一般被害人会向法院主张误工费。误工费中的“工”具体是指什么呢?如果受害者是已经退休的人员,还能否主张误工费呢?为了更好地为大家答疑解惑,手心律师网小编查阅了相关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退休人员交通事故受伤,索赔误工费能否获支持

庭审争议:退休人员是否有权获得误工费赔偿

2015年8月,退休教师王老在回家途中遭受小轿车撞击,导致左腿骨折。王老住院治疗30余天,被评定为十级伤残。王老要求肇事司机赔偿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等共计7万余元。

庭审期间,双方对于误工费赔偿存在争议。王老主张虽然已退休,但仍在一家补习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因此应获得误工费赔偿。而肇事司机则认为,王老已经退休不再上班,并每月领取退休工资,因此不应支付误工费。

法院判决:误工费赔偿应根据实际损失来考虑

法院审理认为,是否将误工费计入赔偿项目应从受害人实际遭受的损失角度考虑,而不能仅以年龄作为界定标准。对于已超过退休年龄且确实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不应考虑误工费。相反,对于虽已超过退休年龄但仍在从事劳动且因受伤导致收入减少或损失的人,应考虑支付误工费。误工费的具体数额应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在本案中,原告王老虽已超过退休年龄,但他确实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并且有证据证明在车祸受伤期间王老每月继续领取工资。因此,王老要求肇事司机赔偿误工费的诉讼请求是有法律依据的,应予以支持。

法理评析

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根据该条规定,退休人员作为公民之一,是可以请求误工赔偿的合格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规定,致害人自然成为赔偿义务主体。

从实际角度看,退休人员依法从事社会劳动,除了退休费外,还可以获得劳动收入。在受伤治疗和全休期间,退休人员无法从事原有的有偿社会劳动,必然导致退休费以外的其他直接收入减少。

从法理角度来说,民法中的“误工”是指具有有偿性的一切社会劳动,包括未退休人员从事的本职工作、无固定职业人员从事的临时性有偿社会劳动,以及退休人员从事的合法有偿服务。退休人员因受伤导致退休费以外的其他收入减少,自然属于误工收入减少的范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第2款规定,可参考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计算误工收入,这是通行的做法。

延伸阅读
  1. 浙江省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2. 哺乳起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哺乳期)
  3. 交通事故中误工费能否报销
  4. 太仓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5. 车祸三期赔偿多少钱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肇事司机死亡谁赔偿给受害人
  2. 舒城县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3. 交通事故赔偿举证时的证据
  4. 最新交通事故赔偿故诉讼证据大全
  5.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有些什么样的程序
  6. 植物人后续护理费如何索赔
  7. 刑事案件死亡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