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7-17
车主乔某某委托驾驶员赵某某驾驶其所有的“标志301”轿车,从某市区赶往乡镇办私事。车上还搭载了范某某。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赵某某驾驶过快且操作不当,导致车辆与路边一棵大树相撞,造成范某某当场死亡、赵某某受重伤以及车辆报废的重大交通事故。法医鉴定结果显示,范某某的死亡是由颅脑损伤引起的。交警部门对此事故进行责任认定,认定赵某某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同时查明,范某某乘坐该车是经过车主乔某某同意的。
关于谁应当对搭乘人范某某的死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问题上,有一种观点认为车辆所有者乔某某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目前,我国法律对于"好意同乘"尚无明确规定,可以参考我国《道路交通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
本文认为,根据过错责任原则来分担赔偿责任。将交通事故中搭乘人所遭受的人身损害全部由车辆所有人来赔偿是不公平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搭乘者可以无需承担车辆运行中的风险,也不意味着与搭乘人的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车辆所有人和驾驶员可以免责。因此,在确定赔偿主体和金额时,既要考虑车主的"好意",与普通交通事故侵权案件区别对待,也要考虑到车辆所有人和驾驶员应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与普通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划分区别对待。
一旦车辆所有权人同意他人搭乘车辆,就有责任将其安全送达目的地。如果在途中因车辆质量问题或驾驶人员的过错导致同乘者受损,车辆所有权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好意同乘"并不意味着同乘人愿意承担风险,更不能因此认为同乘人应放弃索赔权;驾驶员不能因为"好意同乘"是无偿搭车而对他人的生命和财产漠不关心;车辆所有权人也不能因为"好意同乘"而免责。因此,在确定责任分配时,要考虑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因此车辆所有者应承担部分赔偿责任而不是全部责任。
要求车辆所有权人承担部分责任的目的在于加强其安全驾驶义务。车辆所有权人承担部分责任并不是否定助人为乐的行为,也不是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其重要目的在于加强车辆所有权人的谨慎驾驶注意义务。本案中的车辆所有权人乔某某出于好心让范某某搭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方的权益,法律也没有规定无偿服务者可以降低其注意义务。因此,乔某某对范某某的死亡结果存在过错,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序良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人心向善、诚信友爱的良好面貌,理应得到法律的倡导和保护。"好意同乘"是车辆所有者助人为乐的表现,是一种无偿行为,值得肯定和鼓励。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处理此类案件时,既要积极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又要兼顾好意同乘人的合法权益,合理分配责任,平衡考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