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划分是怎么规定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伤残划分是怎么规定的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21

 
64302
伤残划分规定

交通事故当事人伤残评定程序

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因伤致残的伤残评定程序,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的15天内,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伤残评定申请书后的30天内,根据医院证明和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对当事人的伤残等级进行评定。

交通事故伤残划分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每级相差10%。以下是具体的交通事故伤残划分规定:

Ⅰ级伤残

依据: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b. 意识消失;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Ⅱ级伤残

依据: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b. 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c. 不能工作;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Ⅲ级伤残

依据: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b. 仅限于室内的活动;c. 明显职业受限;d. 社会交往困难。

Ⅳ级伤残

依据: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b. 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c. 职业种类受限;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Ⅴ级伤残

依据: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b. 仅限于就近的活动;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d. 社会交往贫乏。

Ⅵ级伤残

依据: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b. 各种活动降低;c. 不能胜任原工作;d. 社会交往狭窄。

Ⅶ级伤残

依据: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c. 不能从事复杂工作;d. 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Ⅷ级伤残

依据: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b. 远距离活动受限;c. 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d. 社会交往受约束。

Ⅸ级伤残

依据:a.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b.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Ⅹ级伤残

依据:a. 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c. 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等级划分的依据有哪些
  2. 交通事故伤残级别的划分标准是怎样的
  3.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
  4. 电瓶车保险怎么赔偿
  5. 锁骨粉碎性骨折的伤残等级是多少?

交通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司法鉴定费用标准
  2. 交通事故评残标准
  3. 交通事故颅内出血属于几级伤残
  4.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遵守哪些规定
  5.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10级的赔偿标准
  6. 交通事故鉴定概念是什么
  7. 交通事故一级至十级的伤残评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