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等级的鉴定依据及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残疾等级的鉴定依据及法律规定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6-09

 
431331
交通事故或是人身损害发生之后,受害者在医院治疗所花费的医药费跟其他的费用想要获得赔偿的话,还需要进行残疾等级鉴定,等鉴定确定了具体是哪个等级的,才会按照相应等级的要求来进行赔偿。手心律师网小编给你提供一些意见。

伤残鉴定中心的专业评估标准和仪器

要进行残疾等级的鉴定,需要前往伤残鉴定中心进行评估。伤残鉴定中心拥有专业的评估标准和仪器,通过这些设备和标准来确定伤残的程度。一般来说,只要损伤达到一定比例,或者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就有可能被鉴定为伤残。

法律规定的残疾等级划分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法律将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第1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以下是各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Ⅰ级伤残

伤残划分依据: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b. 意识消失;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Ⅱ级伤残

伤残划分依据: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b. 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c. 不能工作;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Ⅲ级伤残

伤残划分依据: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b. 仅限于室内的活动;c. 明显职业受限;d. 社会交往困难。

Ⅳ级伤残

伤残划分依据: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b. 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c. 职业种类受限;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Ⅴ级伤残

伤残划分依据: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b. 仅限于就近的活动;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d. 社会交往贫乏。

Ⅵ级伤残

伤残划分依据: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b. 各种活动降低;c. 不能胜任原工作;d. 社会交往狭窄。

Ⅶ级伤残

伤残划分依据: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c. 不能从事复杂工作;d. 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Ⅷ级伤残

伤残划分依据: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b. 远距离活动受限;c. 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d. 社会交往受约束。

Ⅸ级伤残

伤残划分依据:a.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b.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Ⅹ级伤残

伤残划分依据:a. 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c. 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延伸阅读
  1. 工伤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2. 代签事故认定书的非法行为及其无效性
  3. 人体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4. 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所需时间及程序
  5. 对精神病人的刑事拘留问题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2. 右手指骨远端骨折的工伤鉴定及评级标准
  3. 眼睛工伤十级赔偿标准及鉴定
  4. 眼睛轻伤鉴定标准
  5.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6. 工伤鉴定标准
  7.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