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免责事由法律知识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2-09

 
63536

不可抗力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不可抗力是指在买卖合同签订后,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导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的情况。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如地震、水灾、旱灾等;也可以是人为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如战争、政府禁令、罢工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是一种法律事实。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可能会导致原有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消灭,如必须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也可能导致新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如财产投保人在遇到因不可抗力所受到的在保险范围内的财产损失时,与保险公司之间产生出赔偿关系。

不可抗力条款的约定

在订立买卖合同时,一般会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可抗力条款的内容包括:不可抗力的具体情形;遭到不可抗力事故的一方应向另一方提出事故报告和证明文件的期限和方式;遭遇不可抗力事故一方的责任范围。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法定免责条款,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

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

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不可抗力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当事人的责任。然而,有以下列外情况:

1) 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 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并未将意外事件作为免责条件。因此,多数学者认为意外事件不应作为免责事由。

延伸阅读
  1. 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2. 如何解除工程施工合同
  3. 定金罚则的适用原则
  4. 监理人单方面解除合同条件是怎样的
  5. 合同免责事由包括哪些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合同中免责条款的效力规定
  2. 未按合同约定出货的法律责任
  3. 免责事由的定义与分类
  4. 当事人约定违约金与损失赔偿额的法律规定
  5. 适用免责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6. 房屋租赁违约金的赔偿标准解析
  7. 延期交房违约金怎么算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不锈钢采购合同范本
  3. 包装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4. 舞台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