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04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即因缔约过失致使合同被法院依法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缔约过失方应将合同取得的财产全部返还给受损失一方。若双方均已给付财产,则应相互返还,剩余部分由缔约过失方再作返还。
在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若缔约过失方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已毁损、灭失而无法返还,或因情势变迁已不需要返还,应按照当时国家规定的价格或市场价格予以折价补偿,以弥补受损失方所遭受的损失。
赔偿损失是缔约过失责任中最广泛适用的责任形式。当事人因缔约过失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被变更或被撤销,只要给对方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就应依法进行赔偿,以弥补对方的损失。信赖利益的损失指的是因对方缔约过失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被变更或被撤销而遭受的巨大损失。赔偿损失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合并适用。
即若缔约双方均存在违反合同义务的过错行为,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并给对方造成损失,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缔约过失】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若无法返还或不需要返还,则应进行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若双方均有过错,则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