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赔偿金法律有规定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合同违约法律知识

合同违约赔偿金法律有规定吗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12-16

 
62795
通常是在和对方签订了合同之后,一般都会约定违约情况,有了违约情况之后还会涉及到违约金,这个违约金在法律中也会有相应的规定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违约赔偿金法律规定

违约金的定义

违约金是指一方当事人由于过错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下,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

违约金的规定

根据经济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以下是对违约金的具体规定:

1. 定金的支付与返还: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对方支付定金。经济合同履行后,定金应当被收回,或者抵作为价款。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他将无权请求返还定金。如果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他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 继续履行:继续履行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在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后,违约当事人根据对方的要求,在对方指定或双方约定的期限内,继续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

3. 违约责任的选择:根据《合同法》第111条的规定,如果质量不符合约定,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根据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可以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支付赔偿金的原则

在支付赔偿金时,以下是三个原则需要遵守:

1. 全部损失原则:违约当事人不仅需要赔偿对方财产直接减少的现实损失,还需要赔偿对方的可得利益损失。

2. 合理预见原则:违约方当事人只能对其主观上有过错的行为和能够预见的后果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不能预见的后果不负赔偿责任。

3. 减轻损害原则:受害方当事人在违约时,有责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对于受害当事人能够避免而未避免的损失,违约方不负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1.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
  2. 违约金的定义和作用
  3. 一、物业费违约金上限
  4. 工作后自动离职的后果
  5. 劳动合同期间辞职的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恶意谈判的法律责任
  2. 预期违约和先合同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3. 义工队免责条款的撰写
  4. 电子邮箱服务合同
  5. 合同免责声明
  6. 厦门经济特区道路安全法规
  7.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有什么区别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暑期辅导班租房合同范本
  2. 上海市买卖合同范本
  3. 电动车销售合同范本
  4. 建筑行业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