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狭义抗辩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法律知识

我国关于狭义抗辩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5-01-30

 
62595
抗辩权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常见,只要有合同的出现一般就会伴随着抗辩权的出现。对抗辩权的了解能够在今后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维护好我们自己的权益。抗辩权分为广义上的抗辩权和狭义上的抗辩权。那么我国关于狭义抗辩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我国关于狭义抗辩权的法律规定

抗辩权的定义

抗辩权广义上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而狭义上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狭义抗辩权包括: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中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和顺序履行抗辩权。

学者对抗辩权的定义

在现代民法中,学者对抗辩权有不同的定义。洪逊欣先生认为,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尤其是拒绝请求权人行使请求权的对抗权。梅仲协先生认为,抗辩权就是因请求权人行使权利,义务人有可以拒绝其应为给付的权利。郑玉波先生则认为,抗辩权属于广义的形成权,是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但又不以请求权为限,对于其他权利的行使,也可抗辩。

抗辩权的概念和分类

从以上学者对抗辩权所下的定义可以看出,抗辩权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而狭义的抗辩权则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抗辩权可以按其是否从属于主债权而存在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独立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自己不必有主债权存在,只是在另一方行使债权请求权时,有对请求权予以抗辩的权利。而从属抗辩权则是指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自己必须有请求对待给付的债权,此抗辩权只是从属于自己的债权而存在。抗辩权可以按其行使效力的强弱不同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永久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永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的效力。一时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暂时地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效力。抗辩权可以按其是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生分为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法定抗辩权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当事人对抗请求权的权利,而约定抗辩权则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契约自由原则而约定的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我国法律对抗辩权的规定

我国的民法典、台湾地区民法典、《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并未对抗辩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有我国的《担保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对抗辩权做了明确的规定,将抗辩权定义为:“抗辩权是指债权人行使债权时,债务人根据法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根据该规定,抗辩权可以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

当事人约定的抗辩权

抗辩权是否可以依当事人之间约定而产生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筆者认为,只要当事人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基于契约自由原则,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抗辩权。例如,在无偿委托合同中约定,如果委托人未向受托人提供处理委托事务的必要经费,受托人有权拒绝委托人的请求。这一约定应被允许。通过对抗辩权的分类和规定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抗辩权的含义和特征。不同的抗辩权类型可以根据其性质和效力进行区分,而抗辩权的产生可以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确定。
延伸阅读
  1. 担保合同的不安抗辩权
  2. 一、建设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有哪些
  3.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4. 担保人行使先诉抗辩权的要点
  5. 抗辩权的定义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