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4-15
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势变更,导致合同基础动摇或丧失,如果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将显失公平,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解除合同。情势变更原则的目的是通过司法权力的介入,强行改变合同已确定的条款或撤销合同,重新分配交易双方在交易中应获得的利益和风险,实现公平和公正。
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合同法》,都只对诚实信用原则作了规定。
虽然《合同法》草案曾设有情势变更条款,但未在正式文本中出现。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应赋予该公约第79条在国内的效力。然而,这种观点混淆了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的概念。公约第79条第一部分规定了当事人对于不履行义务的免责情形,指出当事人能证明不履行义务是由于非其控制的障碍所致,且在订立合同时没有理由预期或避免这种障碍及其后果。显然,该条款是指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而情势变更原则的要件之一是合同履行艰难,并不要求情势的变更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只要继续履行将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因此,《公约》第79条实际上是不可抗力违约免责制度,而非情势变更原则。
尽管法律未明文规定情势变更原则,但并不排除该原则在个别条款中的具体适用。《合同法》第68条、第69条和《民法通则》第115条分别体现了情势变更原则的精神。《合同法》第68条(一)至(三)项列举了从当事人角度看的情况变化,属于商业风险,是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该预见的;第(四)项涵盖了其他一切可能性,包括非因当事人过错的客观情况变化,即情势变更。第69条规定了当事人的附随义务,如通知义务和举证义务。早期有学者将不安抗辩权归入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体系中,或明确指出二者的关系,认为设立不安抗辩权的目的是预防因情势变更而遭受损害。可见,《合同法》第68条和第69条规定的不安抗辩权实质上是诚实信用原则“利益均衡”核心思想的具体应用。《民法通则》第115条规定,合同的变更或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的权利。该条款适用于因合同变更或解除而产生的要求损害赔偿的情况,也包括因情势变更而导致的合同变更或解除。因此,受到情势变更而遭受不利益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事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