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8-12
2004年8月20日,邱某与中国银行签订了一份《个人购车借款合同》,约定中国银行向邱某贷款10万元用于购买一辆汽车,并约定邱某以所购买的汽车作为抵押担保,并由担保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同时,邱某还与担保公司签订了一份《委托担保合同》,约定担保公司为邱某的汽车消费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到借款期限届满之日,邱某仍未偿还借款本息。担保公司和信用公司作为共同原告起诉邱某追偿借款本息。
一审法院认定,信用公司经中国银行和担保公司的认可,代替担保公司履行保证责任,并受让了追偿权,因此信用公司有权以保证人的身份向邱某行使追偿权。
二审法院认定,信用公司代偿借款本息后,邱某获得了利益,而信用公司受损,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因此构成不当得利。
一审法院错误地将信用公司的行为认定为债权转让行为,实际上信用公司只是代替担保公司履行保证责任,并未取得追偿权。
二审法院错误地将信用公司的行为认定为不当得利行为,实际上信用公司代替担保公司履行保证债务,并未取得不当利益。
一审法院未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导致邱某的诉讼权利未得到充分行使,二审法院应发回重审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