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履行原则有哪些具体要求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15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特定标的物灭失时,已不可能实际履行标的。而如果义务人不按时交付标的则损害权利人利益。标的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权利人放弃实际履行的请求。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实际履行标的原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际履行原则的具体要求
实际履行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履行自己的义务。根据实际履行原则,合同当事人不得以其他标的代替履行,也不能以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来免除合同规定的义务。
实际履行原则的基本含义
实际履行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当事人应自觉按约定的标的履行,不得随意以其他标的代替约定标的,尤其不能简单地用货币代替合同规定的实物或行为。其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时,应承担按约履行的责任,不得以偿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来代替合同标的履行,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其实际履行。
如果允许合同债务人随意以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来代替实际履行,合同的法律效力也就不存在了,商品交易的秩序也就难以维持。当然,并不是所有合同都必须实际履行,双方经协商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债权人如并不要求必须实际履行,也可以用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方法免除债务人的合同义务。在贯彻实际履行原则时,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债权人的实际要求确定是否必须履行。
实际履行原则的例外情况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排除实际履行原则的适用:
- 以特定物为标的的合同,当标的物灭失时,实际履行标的已不可能。
- 义务人不能按期交付标的,使实际履行对权利人已不必要或还会损害权利人自己的利益。
- 标的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权利人放弃实际履行的请求。
实际履行原则的意义
贯彻实际履行原则在合同履行中具有重要意义:
- 实际履行原则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根本要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经济组织之间的依赖关系越来越强,贯彻实际履行原则有利于各经济组织生产的顺利进行。
- 实际履行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必须生产出人们所需物品,实际履行合同有助于企业顺利生产并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贯彻实际履行原则,能够督促合同双方当事人积极改善经营管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双方当事人清楚地认识到,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合同并非只是偿付违约金、赔偿金就可了事,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同时,也可以制止少数当事人故意违约而不履行合同的行为。
- 实际履行原则维护了市场经济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秩序,使商品流转满足当事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实际履行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