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7-18
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或“先期违约”。预期违约的法律特征如下:
预期违约是指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明确表示不履行未来的义务。与实际违约不同的是,预期违约侵害的是当事人期待获得的债权,而不是实际存在的债权。因此,预期违约之所以被称为“预期”,是为了与履行期届满后的实际违约进行区分。
预期违约是指当事人通过明示的话语或者肯定的行为向对方表示将不履行其义务。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行动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即构成预期违约。
预期违约是指当事人具备履行未来义务的能力,但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当事人在预期违约时,实际上是选择了不履行合同义务,而非由于无法履行而违约。
预期违约是指当事人拒绝履行合同中的主要债务,而非细小义务。主要债务是合同中具有重要性和核心性质的义务,其违约将对合同履行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对方预期违约时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并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这一规定的理由在于:
当事人虽未实际违约,但已表示他已置合同于不顾,根本漠视其应负的合同义务。遇此情形,如果仍让守约方坐等履行期届至才能向对方主张权利,要求赔偿损失,那将损害守约方的利益。因此建立这一规则,允许守约方行使解除权,并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对保护守约方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守约方也可以不解除合同,等到履行期届至后再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