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6-21
原告张某与被告赵某之间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导致张某受到了损害。为了解决此案,张某将其诉至法院。
基层法院于2009年2月12日作出了判决。根据判决,被告赵某应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给原告张某以下费用:
总计2957.24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如果被告未能按时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因此该判决已生效。
由于被告赵某未能在判决指定的期间内主动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原告张某于2009年5月5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然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对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判决书生效在2009年5月18日之前,因此计算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应依据《民诉法意见》规定的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5月17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根据《民诉法意见》和《批复》规定,以5月18日为时间界限,分段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以公平合理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我支持第一种意见,即依据《民诉法意见》的规定,按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来计算。我的理由如下:
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先后规定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一种是《民诉法意见》规定的,按照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算;另一种是2009年5月17日公布的《批复》规定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在本案的执行标的中,被执行人应当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应根据哪个标准来计算呢?这涉及到民法的溯及力问题。
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效力。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民法规范不具有溯及力。这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公信力,避免新法随意影响现有的法律关系。
根据最高法院在5月7日公布的司法解释的公告,该司法解释自2009年5月18日起生效。这意味着该司法解释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由于本案的判决生效和申请执行均在5月18日之前,因此应适用旧法即《民诉法意见》的规定。第二种意见承认了司法解释的溯及既往效力,但与民法溯及力的相关规定相矛盾。因此,第二种意见在理解上偏离了民法溯及力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