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履行的类型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不完全履行的类型有哪些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0-10

 
61681
不完全履行又称为“不完全给付”、“不良给付”、“积极侵害债权”,是指债务人虽然履行债务,但其履行不完全符合债务的本旨甚至给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情形。债务人不完全履行所违反的债的关系上的义务,可以是主给付义务,也可以是从给付义务,还可以是附随义务,但违反附随义务的,债权人不得单独诉请执行。下面就由小编为您总结不完全履行的类型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完全履行的类型

根据不完全履行所造成的损害,不完全履行可以分为瑕疵给付和加害给付两大类。

1、瑕疵给付

瑕疵给付指的是给付本身存在不完全的问题,导致给付的价值或效用减少或丧失。瑕疵给付侵害的是债权人对完全给付所享有的利益,即履行利益。

瑕疵给付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如给付的物品质量不合格、数量不足、给付方式不当、地点不当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物品质量上的瑕疵或履行行为上的瑕疵。例如,承揽完成的工作质量不合格,房屋修缮人偷工减料导致房屋价值减少等。此外,当债务人未履行附随义务时,也构成瑕疵履行。例如,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导致买受人按照通常方式使用时发生故障或造成损害,这时违反附随义务也构成不完全履行。

2、加害给付

加害给付指的是因债务人的履行行为存在瑕疵,导致债权人的其他利益受到损害。例如,债务人交付的家畜患有传染病,导致债权人的其他家畜受传染而死亡;债务人交付的家电质量不合格,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害等。在加害给付中,债权人遭受的损害可能是财产利益,也可能是人身利益。

延伸阅读
  1. 债务融资的定义和类型
  2. 注册公司在认缴期限是否可以注销
  3. 债务纠纷官司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
  4. 欠款人还不起钱我是担保人需要还吗
  5.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的区别
  2. 优先权的法律意义和适用范围
  3. 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条件
  4. 遇到无法履行的合同的处理方式
  5. 合同约定付款给第三方的合法性
  6. 抵押物变现后的提存程序
  7. 代为清偿的适用条件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