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强拆有期限规定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司法强拆有期限规定吗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19-08-09

 
6101

一、“司法强拆”的概念

“司法强拆”是指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过程中,征收人与被征收人在征收方案确定的期限内不能达成补偿协议,征收人依法作出补偿决定后,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制度设计。

二、“司法强拆”的条件

(1)申请人主体条件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申请人应为“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其余主体均无申请法院强拆的权利。

(2)申请期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条例》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行政诉讼”,与“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不搬迁”是并列关系。即,当此二者同时满足时,政府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若被征收人已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则政府无权直接申请“司法强拆”。由此可见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已成为“司法强拆”的阻却性事由。有观点认为,这一规定与《行政复议法》存在冲突。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而根据《条例》的上述规定,行政复议期间不能申请法院“司法强拆”。事实上,申请“强拆”前的补偿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本身便是具体行政行为的阻却性事由。征收补偿决定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并未停止,而司法强拆并非具体行政行为,仅是对征收补偿决定的一种执行途径,《条例》将强拆权限全部交由法院行使,是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执行方式的特别规定,并不违反《行政复议法》的上述规定,二者在此问题上并不存在冲突。

(3)被申请人是否履行法定义务

“司法强拆”还应确定征收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是否届满,被征收人是否存在不搬迁的事实。任何强制执行的前提均是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在“司法强拆”过程中,同样需要具备这一事实要件。若被征收人主动履行补偿决定,“司法强拆”则失去了事实基础。

三、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的情形

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1.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2.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3.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

4.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5.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

6.超越职权;

7.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延伸阅读
  1. 谁可以进行司法强拆
  2. 什么是司法强拆,司法强拆是合法的吗
  3. 怎么判定司法强拆是否合法
  4. 我的房屋遭遇司法强拆了,还有救吗?
  5. 房屋遭遇司法强拆了,还有救吗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青岛果园征地赔偿标准
  2. 宾馆拆迁能按照商铺补偿吗
  3. 杂物房拆迁可以单独置换吗
  4. 修高速公路拆迁红线是多少米
  5. 拆迁时航拍图和房产证以哪个为准
  6. 厂房拆迁设备被埋该谁赔
  7. 货币补偿划算吗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