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8
违反集体合同的行为是确定当事人承担责任的客观依据。违反集体合同的行为可分为完全不履行行为和不完全履行行为。完全不履行行为指当事人根本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任何义务;不完全履行行为指当事人未全面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或未按规定的标准条件和履行方式履行义务。在实际生活中,完全不履行行为较为罕见。
所谓过错是指企业、工会和职工在实施违反集体合同责任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在集体合同订立后,无论当事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导致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不能全面履行,都应承担责任。如果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是双方过错造成的,应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责任。
在确定违反集体合同责任时,应注意将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与实际损害事实区分开来。在民事合同中,实际损害事实是违约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和承担责任程度的前提条件。在集体合同履行中,不能仅将实际损害事实作为判断违反集体合同责任的前提条件,而应将其作为确定承担责任程度的依据。因为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通常为一年,时间较短,而集体合同规定的许多标准条件的履行与否所产生的后果不一定会在短期内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