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9-29
在劳动关系等民事行为中,签名是当事人在法律上同意的表示,是对合同权利义务接受的表示。签名者应对自己的行为所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若他人代签合同,应得到当事人书面委托或事后追认,否则,合同不对该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根据民法通则,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然而,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不严肃对待劳动合同的形式要求,导致随意漏签、代签的情况时有出现。这种行为容易引发劳动纠纷。因此,我们提醒大家,不要忽视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既不要未经授权代为别人签订合同,也不要随意委托别人代签合同。
合同生效指合同产生法律约束力。合同生效后,其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旦合同成立生效后,当事人应当依合同的规定,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当事人依法受合同的拘束,是合同的对内效力。当事人必须遵循合同的规定,依诚实信用的原则正确、完全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违反义务。在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当事人必须依照法律或者取得对方的同意,才能变更或解除合同。
合同生效后,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产生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合同的这一效力称为合同的对外效力。合同一旦生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侵犯当事人的合同权利,不得非法阻挠当事人履行义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违反合同的,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使当事人依合同的规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对另一方当事人进行补救。相关规定详见民法第七章。
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生效有以下两种情况: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也就是说,合同的生效与合同的成立一致,合同成立即产生效力。例如买卖合同,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生效没有特别约定,那么双方当事人就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时,合同就成立并且生效。
某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的生效需要特别程序,如批准、登记等手续。这种情况下,合同在经过特别程序后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中外合资经营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后,才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