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9-26
运输合同,又称为运送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
1. 根据《汉堡规则》的立法者们的观点,实际承运人对托运人等负有直接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基于运输合同,而是基于本公约的责任。
2. 实际承运人向贷方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既不属于违约责任,也不属于侵权责任。
实际承运人的交付责任是海商法研究的薄弱环节,实际承运人的责任应限于《海商法》第四章第二节中规定的承运人的责任。
如果实际承运人是按照承运人的错误指示来交货的,或者未按承运人的指示来交付货物,或错交、拒交,则产生了实际承运人在交货环节上与收货人或提单持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之间的运输合同关系、实际承运人的违约事实都比较容易证明,问题是:这种索赔是否必须以承运人已向收货人作出赔付为成立要件?
根据我国现行《海商法》的规定及《合同法》确定的合同相对性原则,承运人可以直接要求实际承运人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必须证明承运人已向提单持有人进行了赔付。
损失发生及其与违约行为的因果关系是违约责任成立的必要条件,而且承运人赔付的最终受偿对象应为货物的权利人。承运人因此产生的损失与实际承运人放货行为才存在真正的因果关系。
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只是相对独立的,两者的连带责任体系是《海商法》的一项特殊规定。承运人应在先履行对外连带债务的基础上再依法向实际承运人追偿,而承运人对外履行债务的对象应该是真正的货物权利人。
因此,律师认为,承运人因实际承运人造成货损向其提起的索赔,应以承运人已向收货人做出赔付为成立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