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合同如何解除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效力纠纷法律知识

长期合同如何解除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5-01-22

 
57139

长期合同解除的方式

一、协商解除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解除的方式进行解除。根据《劳动法》第24条的规定,当事人经过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仅可以通过协商变更,还可以通过协商解除来终止合同关系。

二、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根据《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根据《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2. 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3. 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此外,《劳动法》第27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情形。用人单位在裁减人员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时,应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三、通知解除

根据《劳动法》第31条和第32条的规定,劳动者也有权通过通知解除的方式来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下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 在试用期内;2.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3.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只要符合《劳动法》第25条、26条、27条、31条和32条或者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情形,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延伸阅读
  1. 鼻子打骨折案件的法律判决如何?
  2.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包括哪些纠纷
  3. 租房子可以解除合同吗
  4. 如果出租人不同意转租如何办
  5. 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合同变更给对方带来损失的法律处理方式
  2. 夫妻一方的赠与合同是否有效
  3. 财产协议书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
  4. 民法典规定的合同生效条件有哪些?
  5.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额外赔偿协议的生效条件是什么
  6. 保险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7. 签协议必须盖合同章吗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二房东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2. 空调销售合同范本
  3. 电缆销售合同范本
  4. 电动车销售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