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面积出现差异导致税费变更由谁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2-18
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产权登记面积的定义
产权登记面积是指经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登记的房屋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和建筑面积计价的处理方式
如果合同按套内建筑面积或建筑面积计价,当事人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对于按建筑面积计价的合同,当事人应在合同中约定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并明确处理套内建筑面积误差和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均发生误差的方式。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 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时,按实际房价结算。
(2) 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如果买受人选择退房,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买受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内退还已付房价款,并支付已付房价款利息。如果买受人选择不退房,当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买受人需要补足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产权归买受人所有。当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应双倍返还给买受人。
产权登记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的差异
产权登记面积是指房屋竣工验收后,在购房合同中填写的测绘后的面积。购房合同中的建筑面积也是未来产权证上的产权登记面积。合同约定面积是指因开发商售出的是预售房,尚未竣工验收,因此无法进行正式测绘。在售房前,开发商会根据图约计算出大致面积进行销售。根据国家规定,合同约定面积不得超过3%。
合同约定不明的解决办法
当事人协议补充原则
当事人协议补充原则是指当合同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订立补充协议,以明确和具体化合同内容,并与原合同共同构成一份完整的合同。这一原则源于我国《合同法》第61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
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原则
当合同约定不明时,首先应适用当事人协议补充原则。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应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1条后段的规定,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合同内容。按照合同有关条款确定原则是指在合同当事人无法达成补充协议时,结合合同的其他方面的内容来确定合同内容,以使合同明确和具体化。由于合同是一个整体,当事人在某一具体条款中明确规定,但其他条款涉及同一问题时,可以根据该条款确定合同内容。按照交易习惯确定原则是指在合同当事人无法达成补充协议时,根据人们在同类交易中通常采用的合同内容来确定合同内容。无论是国内交易还是国际交易,都已形成了许多交易习惯,这些交易习惯可以用来补充当事人合同的内容。
法定补充原则
当事人无法通过当事人协商补充原则、按照合同有关条款确定原则或按照交易习惯确定原则来确定合同内容时,应适用法定补充原则。法定补充原则也称为合同的补缺规则,是指在合同中某些主要条款缺失或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但不影响合同效力的情况下,法律规定的用于补充当事人缺失或未明确表示意思的合理、明确合同内容以便履行的法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