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应符合什么要件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2-12
所谓胁迫是以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并因此而订立合同。那么,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应符合什么要件呢?接下来,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胁迫行为构成合同的要件
第一要件:胁迫人的故意
胁迫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是胁迫人具有胁迫的故意。这意味着胁迫者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给受胁迫者带来心理上的恐怖,并故意进行威胁。胁迫者的目的是通过胁迫行为使受胁迫者作出某种意思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胁迫者的动机是否牟利并不影响胁迫的故意程度。胁迫者的过错程度较大,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胁迫的故意。
第二要件:胁迫行为的实施
胁迫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二是胁迫者实施了胁迫行为。胁迫行为可以是以将要发生的损害相威胁或直接施加损害的行为。胁迫者可以威胁公民及其亲友,也可以对法人进行要挟。胁迫行为是否构成并不取决于危害的重大程度,只要一方的威胁足以使对方感到恐惧,就可以构成胁迫行为。需要强调的是,胁迫行为是针对特定的受害人实施的,因此确定胁迫行为是否构成应以特定受害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否感到恐惧为标准。即使一般人不感到恐惧,但受害人感到恐惧,也可以构成胁迫。胁迫行为通常是在合同订立时为强制对方订立合同而实施的。而在合同订立后,一方以胁迫手段迫使对方变更或解除合同也可以构成胁迫。然而,如果胁迫的目的并不在于迫使对方订立合同,而是为了实施侵权或其他非法行为,则不涉及胁迫订立合同的问题。
第三要件:受胁迫者因胁迫而订立合同
胁迫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三是受胁迫者因胁迫而订立合同。这意味着一方通过实施胁迫行为使另一方心理上产生恐惧,即面临损害或将要面临损害,从而产生一种恐怖和惧怕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受胁迫者被迫订立了合同。由于受胁迫者是在受到恐吓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因此其意思表示是虚假的。但是,如果胁迫一方的胁迫行为并没有使被胁迫者感到恐惧,或者即使感到恐惧,但没有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就不能认定胁迫行为与被胁迫者的意思表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四要件:胁迫行为的非法性
胁迫行为的构成要件之四是胁迫行为的非法性。胁迫行为对对方施加了一种强制和威胁,这种威胁必须是没有合法依据的、非法的。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施加某种压力具有合法依据,则不构成胁迫。此外,合同订立后,一方拒不履行合同,而另一方通过合法手段如提起诉讼等向对方施加压力要求其履行合同,也不构成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