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1-06
1.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订立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应以平等主体身份进行协商,并真实表达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如果一方以欺诈的方式,在对方当事人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情况下,或者受到一方当事人的胁迫,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订立合同,这种合同不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其合法权益必然会受到损害。因此,这种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是无效的。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如果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了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在事先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的情况下订立合同,这种合同是违法的,不受法律保护,是无效的。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合同的形式、内容和格式都是合法的,但是订立合同的目的是非法的,即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例如,以合法的买卖合同掩盖非法占有的目的的合同,是无效的合同。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订立这种合同的当事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其危害性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侵害了国家、集体和公众利益。这种以损害公众利益为目的的合同是无效的合同。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中的强制性规定,以及违反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不包括地方制定的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1. 对于未采用书面形式,且未即时清结的经济合同,依法认定行为无效,判令双方互相返还财产。
2. 对于违反国家政策规定,倒卖国家限制流通产品的情况,依法认定合同无效,追缴非法所得部分。
3. 对于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未取得经营权而以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情况,依法认定该经营行为无效,行为人对无效行为承担全部责任。
4. 对于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的购销合同,依法确认合同无效,出借单位与借用人对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负连带责任。出借单位收取的“手续费”、“管理费”将被追缴并上交国库。
5. 对于订立假经济合同、倒卖经济合同、利用经济合同买空卖空的情况,依法确认合同无效,并追缴其非法所得。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依法对其进行罚款等制裁。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将及时移送公安、检察机关处理。
6. 对于超越经营范围签订的购销合同,根据不同时期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在80年代,超越经营范围的购销合同全部无效。在90年代初,对于一般地超范围经营、违反经营方式等情况,只要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供方有履约能力,一般按照违反行政管理规定进行处理,而不确认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