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10
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合意,完成了要约和承诺的过程。要判断合同是否成立,必须满足两个重要条件:
1. 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当事人就主要条款达成了合意,即对合同的重要条款达成一致。
2. 要约承诺过程完成:当事人完成了要约承诺过程,即要约方提出要约,承诺方表示接受要约。
合同的生效是指在已经达成合意的基础上,根据法律规定的生效标准对当事人的合意进行评价。如果当事人的合意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标准,那么合同是合法的,具有拘束力,即生效。如果当事人的合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标准,那么合同可能是无效的或可撤销的。
合同的不成立是指未完成要约承诺过程,也未就主要条款达成合意的合同。例如,当收货方拒绝接受货物时,合同就不成立。在合同未成立的情况下,无需对其进行生效评价,因为评价需要在合意形成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不成立是指合同未经过第一个阶段的问题。
合同的无效是指当事人的合意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合同明显违反法律规定时,即使当事人事后实际履行了合同,也不能使合同有效。无效合同可能导致当事人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区分无效和不成立有以下重要意义:
1. 对于不成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事后的实际履行行为促使合同成立,而无效合同则不能通过实际履行行为使其有效。
2. 对于合同漏洞的填补,不成立的合同可以适用合同漏洞的填补规则,而无效合同则需要修正违法的内容。
3. 对于成立与不成立的问题,如果当事人事后愿意接受合同,法院通常不会进行干预,而对于无效合同,法院会依职权进行审查,发现无效因素并宣告合同无效。
在不成立的情况下,如果有责任存在,主要是缔约过失责任,不涉及返还原物、恢复原状等责任。而在无效的情况下,宣告无效后需要恢复原状,当事人需要返还财产,并可能承担行政和刑事责任。